荐书 | 张裕钊集(全三册)
张裕钊集(全三册)
编著者:(清)张裕钊 撰 刘金柱 周小艳 主编
ISBN:978-7-5013-7685-8
定价:2400.00元
成品尺寸:185*260mm
出版时间:2023年10月
内容简介
张裕钊,武昌(今鄂州市)人,晚清著名学者、文学家、教育家、书法家。曾师事曾国藩,是“曾门四子”之一。他一生除任两年内阁中书外,主要从事教育事业。曾先后在金陵、武汉、保定、襄阳任教,弟子三千,名士逾百。他在主持保定莲池书院期间,全面、切实地课授实学,还提倡学习书法,更接待学者冈千仞、招收留学生宫岛彦,从而拓展了莲池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野,引导学生重新关注现实,培养出大批人才;进而使莲池书院在实学教育、碑学教育、留学教育等方面别开生面,也促成自身书法走向成熟,更促进了中日文化的友好交流,给晚清书院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。此次系统收集整理张裕钊诗文杂著、书法碑刻共十六部,灰度影印成书三册,希望为广大学者研究一代大家的学术思想、文学成就和書法造诣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。
出版说明
張裕釗(一八二三—一八九四),初字方侯,後改廉卿,號圃孫、濂亭,湖北武昌人。年二十四(一八四六),鄉試獲隽。年二十八(一八五〇),任内閣中書。兩年後辭官南歸,入曾國藩幕府,爲“曾門四弟子”之一。張裕釗一生不慕求功名,傾心於辦書院做教育,先後主講武昌勺亭書院、江寧鳳池書院、保定蓮池書院、武昌江漢書院、襄陽鹿門書院等。光緒九年至十四年(一八八三—一八八八)主講直隸保定蓮池書院,此時期張氏聲名尤爲卓著。年七十(一八九二),爲長子張後沆迎養於西安,并短暫客西安將軍榮禄之幕。光緒二十年卒,享年七十二歲。
張裕釗治學融通漢宋,以禮爲歸,意欲經世。面對亘古未有之變,他感時憂國的吟咏,是多難之世的歌哭。其文繼軌桐城,又不爲所囿,雄奇而兼平淡,自成一家。張裕釗爲晚清桐城派代表人物,與桐城吴汝綸并稱“張吴”,曾國藩、劉熙載皆許其文爲“當世海内第一”。張裕釗於光緒九年受李鴻章邀請北上畿輔,出任蓮池書院山長,直至十四年南歸。任期内,揚播清末古文之風,踐履曾國藩“詞章之學,亦所以發揮義理者”之理念,一時間蓮池書院古文作家蜂起,漸具學術共同體的雛形。徐世昌稱張裕釗“主蓮池書院最久,畿輔治古文者踵起,皆廉卿開之”(《晚晴簃詩彙》卷一四七)。
張裕釗在蓮池書院期間,不僅講授古學,也傳授書法,他積極利用蓮池書院深厚的碑刻資源引導學生,此時期其個人書法成就也達到頂峰。光緒十二年,河北南宫重修縣學,張裕釗撰書《南宫縣學記》,作爲其書學代表作,此書體被稱爲“南宫體”,文字雙美,鎸刻精細,一經刊刻,即風靡海内,可見其書學之卓。
國家圖書館出版社
二〇二三年九月
序 言
幽燕形勝甲天下,畿輔人才應運而生。都會之地,四方輻輳。《屏廬叢刻》序云:“自康雍以後,迄今二百年間,碩彦之輩起,纂述之淵懿,蔚然燦然,足稱大觀。”《國朝畿輔詩傳》亦云:“聲音之道與政通,教化之行自近始。畿輔为首善之區,我朝定鼎以來,重熙纍洽垂二百年,文志聿興,人才蔚起,和其聲以鳴盛者,指不勝屈。”直隸作爲人文薈萃之地和燕趙文化的中心,以畿輔之鎮影響了全國的政治、經濟和文化走嚮。建於直隸之地的蓮池書院,作爲北方書院之首,與岳麓書院南北交相輝映,被譽爲北方學術文化的中心和桐城派學術思想的傳播重鎮,亦被賦予“清末全國書院之冠”,其功自不待言。
劉春堂《蓮池書院碑銘》曰:“蓮池書院者,北學盛衰一大關會也。……至國朝雍正十一年,始於其西間壁别立書院,後設聖殿三楹,河北名儒皆從祀焉。其前講堂學舍俱備。自道光初年,蔣礪堂節相、屠可如方伯、陶鳧薌、李竹醉兩觀察先後籌資修葺,然其時專以制藝課士,於經史經世之學猶未備也。同治初年,合肥相國節臨是邦,置書二萬餘卷於萬卷樓,以備諸生服習,後漸增至三萬餘卷。聘貴築黄子壽先生主講。先生立學古堂,增課經古。光緒七年,推廣學舍,由是北方學者莫不擔簦負笈,輻輳名山,燕趙儒風爲之一變。”蓮池書院作爲直隸的最高學府,建成伊始即得清廷重視,雍正帝賜書、賞銀以資興教,乾隆帝三次臨幸、賜匾、題詩,賜筆“緒式濂溪”以表彰蓮池師生勤學儒經倡傳承,學以致用力社稷,并題詩贈直隸總督,褒揚其創辦書院“風開首善爲倡率,文運方當春午時”之功。歷届直隸總督邀名師、訪名士、捐廉銀、資膏火、助藏書、親授課,使之成爲清代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和學術文化中心。汪師韓、章學誠、黄彭年、張裕釗、吴汝綸等學冠天下的宗師大儒長期親臨執教,革教育、興古學、傳西學,囊經史百家、天算地輿、海國圖書、當代掌故、器物科技,學者雲集回應,皆知以空疏爲耻,學風賴以大進。蓮池書院作爲北學盛衰、南學復變和南北學交融的大關鍵,彰顯了燕趙之地的學術格局和人文風貌。
兹思所成,意欲編纂《蓮池書院文獻叢刊》以顯其質,然工程浩瀚,難以一蹴而就,姑分門别類先後繼之。前有吴汝綸開院師之首,故承續其列,繼之以張裕釗,續之以孫嘉淦,其餘諸公待之再續。然學界於張裕釗用力亦勤,類於《吴汝綸全集》之擾再滋心緒,珠玉在前,續之難,弃之亦難,故并采易見之詩文和難見之書墨,及碑、札、箴言、批語、學記等一囊而括,姑顯其全也。
張君,名裕釗,字廉卿,號濂亭,鄂州人士也。生於道光癸未(一八二三)。君之先世,世襲儒宦,家世書香,世代耕讀。君繼承家風,幼而敏達,涉獵群籍。習之家塾,好學不倦。依遵家譜立言“入則課讀,出則課耕,十數年如兹”,長而有文思。道光三十年,考授内閣中書,初會即見識於曾國藩。咸豐二年(一八五二),入職京師。然素性嚴介,逾二年,因不耐官場生態,浩然辭官决去。《送黄蒙九序》對此有言:“蓋賢者之於世,雖是心不能一日以忘。至其於富貴寵利,則泊乎一無與於其身,而不以毫髮爲吾重輕。故其仕也,則能外勢榮,明得喪,壹惟其職與其志之所必爲。一有不合,則奉身而去,若脱屣耳。”故絶意於科場,轉而“退自伏於山澤之間”,主武昌芍庭書院。遇亂世,弃政從文入曾幕,長隨曾氏從師。張裕釗與當時同入幕府的吴汝綸、黎庶昌、薛福成三人并稱爲“曾門四子”。四子之中,黎、薛二人鋭意仕途,張裕釗不問事功,專事文章。張君嘗自謂“裕釗自惟生平於人世,都無所耆好,獨自幼酷喜文事,顧嘗竊怪學問之道,若義理考據辭章之屬,其涂徑至博。其號稱爲專家,亦往往而有,獨至於古文而能者蓋寡。自曾文正公没,足下及至甫又不得常聚晤,塊坐獨處,四顧犖然,無可與語。”同治十年(一八七一),應曾師之舉,赴就江寧主講師。後又歷主保定蓮池書院、武昌江漢書院、經心書院,襄陽鹿門書院。光緒十八年(一八九二),寓西安,於光緒二十年正月十四日卒於西安寓所,終歲七十有二。著有《濂亭文集八卷》《張濂亭文鈔一卷》《音注張濂亭文》《濂亭遺文五卷濂亭遺詩二卷》《張廉卿雜文不分卷》《武昌張裕釗書不分卷》《張廉卿先生尺牘》《張廉卿書箴言》《張廉卿批語》《張廉卿書南宫縣學記》等。
君時逢板蕩,未嘗釋卷,期以文章名世。“少時塾師授以制舉業,意不樂”。獨喜曾子固《南豐集》,故而“筆力稍患其弱”,“已而國藩益告以文事利病及唐、宋以來家法,學乃大進,寤前此所爲猶凡近,馬遷、班固、相如、揚雄之書,無一日不誦習”。終爲“雅健”之文。徐世昌以爲“廉卿博綜經史,治古文宗桐城家法,而益神明變化之,以是負文譽”。其學續桐城義法、導達漢宋,上溯西周秦漢,下追歐、蘇、方、姚,而後自成一家,以古文雄踞於晚清文壇。曾門是晚清桐城文派的重要一脉,張裕釗恪守桐城義法,被曾氏推舉爲“門徒中可望有成就者”,美之曰:“裕釗惟桐城自有明以來,多世家鉅族、名德鉅人、文儒忠義之彦,歷數百載,後先相望。及國朝方、姚之徒出,以古文爲海内倡,而桐城文章,遂冠天下。”受曾氏之濡染,張君在詩文中亦不曾虚掩對桐城之贊:“昭代盛文藻,桐城今所推。崛興得湘鄉,大塗闢千期。”“裕釗自少時治文事,則篤耆桐城方氏姚氏之説,常誦習其文。”因而嘆息“私嘗怪雍乾以來百有餘年,天下文章乃罕與桐城儷者”。在曾國藩的指導下,張裕釗的古文不啻日進無疆,弃柔弱而主陽剛,假途陽剛四家“曰莊子、曰揚雄、曰韓愈、曰柳宗元”,期以“熟讀揚、韓各文,而參以兩漢古賦”以救柔弱之短,如此這般,便可“柔和淵懿之中必有堅勁之質、雄直之氣運乎其中”,張君恪守師誨“無一日不誦習”。咸豐十年三月二十七日,曾國藩致信張裕釗,表示“尊作古文著句,俱有筋骨”,始爲雄文。
張君於亂世耽於朱墨文咏,發明正學、矢口搦管皆以文載道,從而挺出鄧林、高標獨秀。其屬文立論在《答吴至甫書》一文中甚爲清晰:“古之論文者曰:文以意爲主,而辭欲能副其意,氣欲能舉其辭,譬之車然,意爲之御,辭爲之載,而氣則所以行也。”張裕釗認爲文應講求意、氣、文、辭四者的平衡,以意爲統攝,輔之以辭章、法度、文氣;進而提出“因聲求氣”論,“欲學古人之文,其始在因聲以求氣,得其氣,則其意與辭往往因之而益顯,而法不外是矣”。近人張舜徽先生稱:“蓋裕釗與吴汝綸,并以能爲古文辭雄於晚清。吴之才健,而裕釗則以意度勝,文章爾雅,訓辭深厚,非偶然也。”張裕釗以宋儒理學爲本,而不廢漢儒研經考據之功,對於清季文壇的漢宋之争有着深刻的認識,蓋以爲宋學之弊在於“不能博文約禮,究極乎本末終始、廣大精微之致”,認爲辭章應當立於義理、考據詳實,“惟學問之道,義理尚已,其次若考據、詞章,皆學者所不可不究心。斯二者,固相須爲用,然必以其一者爲主而專精焉,更取其一以爲輔,斯乃爲善學者”,這也是對桐城義法的一大發展。文章之道主張“莫要於雅健”,源桐城之“雅潔”却又主張“雅”“健”的有機結合,“言厲而氣雄,然無有一言一字之强附而致之者也,措焉而皆得其所安”,即是不爲新詞强説愁。最後歸於“自然”一説:“常乘乎其機而混同以凝於一,惟其妙之一出於自然而已。”晚年文風自“雅健”趨於“平淡”,頗有“繁華落盡見真淳”之意。
張裕釗與書院有着不解之緣,自咸豐二年辭官南歸後,開始了漫長的講學生涯,爲畿輔地區培養了一批可造之才,“裕釗文字淵懿,歷主江寧、湖北、直隸、陝西各書院,成就後學甚衆”。諸如通州范當世、武强賀濤、桐城馬其昶、霸州高步瀛、滄州張以南、鹽山劉若曾和劉彤儒、新城白仲元、定州安文瀾、永年孟慶榮、獻縣紀鉅湘、文安蔡如等,正如徐世昌所云:“兩先生門下賢隽士相流通,如通州張謇季直、范當世肯堂,滄州張以南化臣,桐城馬其昶通伯、姚永概叔節,南宫李剛己,冀州趙衡湘帆,皆其著者也。”張裕釗任職山長期間,開設學古堂“日以高文典册磨礪多士”。身處幕燕釜魚之際,鞭策學院諸生“儒者讀書稽古,雖一介之士,皆與有天下之責焉。將欲通知古今,講求經世之大法,稽諸古而不悖,施之今而可行,其必自諸書始矣”。其深感科舉之弊,對時人羞稱其事的西學利而用之,認爲“泰西人故擅巧思”“智力鋒起角出,日新無窮”。我朝學人當格致泰西諸學,遂引導學生導達古今中外,將“樸學”導向“經世之學”,開創了經世致用的學風,且首開近代留學生制度,爲近代書院制度的轉型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身爲畿輔首善之山長,張裕釗工詩善文,授業之餘,不薄書學,尤精碑刻。筆力遒勁,結體峻勁。其集先賢之長,楷、行、篆、隸書各如其分;且化帖爲碑、引碑入行,自成一派。集碑體之大成,章法嚴謹,行筆當心。遺墨今見,猶爲後人法式,時人謂之“張體”。“其書高古渾穆,點畫轉折,皆絶痕迹,而意態逋峭特甚,其神韵皆晋、宋得意處。真能甄晋陶魏,孕宋、梁而育齊、隋”,康有爲稱之爲“千年以來無與比”。張裕釗在蓮池書院執教期間成立“倚雲社”,設書評,“精八法,由魏晋六朝上窺漢隸,臨池之勤,未嘗一日輟”。寓居西安期間,專精書法。光緒十一年撰刻《重修南宫縣學記》一文,奠定了張裕釗在晚清書壇的地位,這種特立獨行的書體因此也被譽爲“南宫碑體”。此體經嫡傳弟子宫島大八傳入東瀛,享譽泰西,在日本赫然蔚爲宗派。傳世作品有《張廉卿墨迹》《張廉卿先生墨妙》《張廉卿先生楷書千字文》《張勇烈公神道碑》《張廉卿書李剛介碑》《南宫縣學碑》等。
因而言之,張裕釗工文擅詩精於書,且自成一體,影響遍及海外。其與同爲曾國藩幕府的吴汝綸,相繼主政於蓮池書院,留迹於清代文壇,通過對桐城詩文的承繼與發展,影響了清代文學格局的走嚮,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學及文化的近代化轉型。故集其所成,析爲三卷,以待方家指正。
編者
二〇二三年十月
左右滑动查看内页
总目录
第一册
濂亭文集八卷(清)張裕釗撰清光緒八年(1882)海寧查氏木漸齋刻本一
張濂亭文鈔一卷(清)張裕釗撰民國四年(1915)上海文明書局石印本三〇一
音注張濂亭文(清)張裕釗撰朱寶瑜音注民國十四年(1925)上海文明書局鉛印本三五七
第二册
濂亭遺文五卷濂亭遺詩二卷(遺文卷四—五遺詩二卷)(清)張裕釗撰清光緒朱印本一
張廉卿雜文不分卷(清)張裕釗撰清鈔本一八五
第三册
張廉卿先生尺牘(清)張裕釗撰并書清宣統三年(1911)上海文明書局鉛印本一
張廉卿書箴言(清)張裕釗撰并書清宣統三年(1911)上海文明書局石印本一七
張廉卿批語(清)張裕釗撰清光緒印本七七
張廉卿墨迹(清)張裕釗撰并書清光緒印本一〇一
張廉卿先生墨妙(清)張裕釗撰并書日本明治四十四年(1911)東京西東書房印本二五三
張廉卿先生楷書千字文(清)張裕釗撰并書清宣統上海文明書局石印本二八五
張廉卿書南宫縣學記(清)張裕釗撰并書民國四年(1915)上海有正書局印本三四七
南宫縣學碑(清)張裕釗撰并書拓本三八一
張勇烈公神道碑(清)張裕釗撰并書清宣統印本三八五
■ 文章来源: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编辑室
供稿 | 黄鑫 编辑 | 杨洋
监制 | 张颀
审核 | 弘文